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朝制度是汉代的中央官制。涉及的是中央权力机构的变革,与地方势力无关,故A、地方势力的削弱说法错误。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说法不符合史实;C、决策中枢的转移说法正确;D、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中外朝制度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故此题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解决封国问题实施的措施,所以A选项与题意相反,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是属于中央政权组织,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C D选项都属于朝廷对地方的政策。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政策或措施·各朝代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研究者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科举制“上升”和“下降”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
B.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C.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
D.平衡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科举制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使下层的庶族地主也能通过考试做官,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促进了社会稳定。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设置的官职是
A.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转运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官职中只有“转运使”是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而专门设置的官职,因为转运使是把地方的财政收入转运到中央,从而也就削弱了地方的经济实力,从物质基础上避免了地方的割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转运使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历史性突破的事件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九二共识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首次提出两岸实现“三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九二共识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所以答案选B,A C两项是大陆对台湾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D两岸实现“三通”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两岸关系的发展
点评: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⑥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