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先后发生了许多变化,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思想:自由主义思潮,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资本家的经营。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自由地经销商品和购买原料。(2)变化:由政府不干预经济到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规模干预经济。说明:政府出面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等。(3)变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变为间接管理、宏观调控;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指出20世纪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
参考答案:
有利的国际环境:①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局势相对稳定②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③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
不利因素:①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2分)②韩国:
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2分)
共同原因: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3分)
成就: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2分)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20世纪60年代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加坡、韩国正是抓住了这些条件才迅速崛起。对于两国发展的不利因素,应该分开描述,其中影响新加坡的因素主要有: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影响韩国的因素主要是: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他们发展共同原因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原因进行综合归纳即可。
成就: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点评:此题涉及到的是“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方大国普遍采取这样的措施处理经济问题,即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受儿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影响,日渐成为美国主流经济思想的是
[? ]
A.用“看不见的手”自动平衡社会供需
B.政府的唯一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
C.“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D.政府要做“守夜人”兼“二老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