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1年9月13日《浙江日报》撰文指出: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
除了美元之外,一种或几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将会崛起,欧元和人民币是主要的候选对象。这反映的实质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格局多极化
C.科学技术多极化
D.思想文化多元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不断膨胀,其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支持?②依靠国家政权?③抗日战争时期的统制经济政策?④对人民的盘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官僚资本其特点是对内依靠政权支持,排民族工业,剥削人民;对外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利益,再加之借助战争之机,实施统制经济政策,使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划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5年5月31日)
材料三: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2分)
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7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3分)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1分)“特区是个窗口”,请说出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 “窗口”。(2分)
参考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1分)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或答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分)
快速发展。(1分)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3)四川、安徽;(2分)
因为“包产到户”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土地仍是公有。(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两个得1分)
本题解析:(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其特点。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2)这几年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先是在四川和安徽开始的,包产到户并不能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因为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改变的经营方式,所有权并未发生改变。(4)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我国最早开放的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它们成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点评:一五计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计划,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一五计划的主要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新中国工业化的开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经济特区,自1979年起,中国相继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与海南为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封府的窗口。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其主要表现在?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明天人之分”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提出仁政的思想,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可以看出孟子把孔子的仁的思想具体化。“明天人之分”是荀子的思想。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从“心学”的思想来源看,它比较接近于
A.道家的“无为”
B.儒家的“仁”
C.佛教的禅宗
D.“天人感应”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