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认为继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有助于解决未来具有世界性问题的法宝的是?(?)
A.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B.“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C.“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D.“神州”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袁隆平发明的"灿型杂交水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发明是继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世界上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 ②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根据时间1956年可把①③ 排除,他们是出现在六十年代以后,因此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差异
B.生产方式的差异
C.生活习俗的差异
D.宗教信仰的差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会出现多吃牛肉的现象;西欧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食牛肉的较多。归根到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上述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科教兴国最重要的环节是
A.普及义务教育
B.基础教育
C.高等教育
D.扫除文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目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责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统治方式,并分析民本思想的内涵。(6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筒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5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 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2分)理想政治: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2 分)思想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2 分)
(2)主要思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2 分)
(3)本质区别, 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2 分)历史必然性: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一内容不难直接概括出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即民为邦本; 因民利而利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其理想的统治方式是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民本思想的内涵是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2)本题也是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二文字内容可直接概括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本质差异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找出答案,即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 最终形成 “主权在民” 的认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必然性在于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