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罗斯福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里根和克林顿是如何对“这种运营”进行“改进和补充”并取得理想效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这与19世纪晚期最明显的不同是
A.积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借助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C.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掠夺获取超额利润
D.充分利用和吸收科学技术成果
3、判断题 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的金融风暴的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场严重 的慢性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融风暴对投机者打击大
B.大萧条使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C.金融风暴比大萧条对美国经济危害大
D.大萧条由金融风暴引发
4、判断题 下列行为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应受到政府鼓励的是?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5、判断题 罗斯福在新政中首先整顿银行,其直接目的是
[? ]
A.促使美元升值
B.抑制股价狂跌
C.恢复银行信用
D.兴办公共工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