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 1978年3月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材料三 航天技术是当代高科技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在上个世纪苏联和美国先后研制和成功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后,航天技术开始朝着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化方向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探索和形成了自己的航天之路,既不同于苏联(俄罗斯),也不同于美国,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航天事业。中国已经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展了通信、气象、对地观测、定位导航、科学实践、返回式、小卫星等7大系列应用卫星,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探月工程立项后,数千人的研制队伍投入其中,据统计,在这支队伍里中层以上骨干的平均年龄仅35岁左右,探月工程需要突破远距离数据传输、人工智能、自动化加工,空间核电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涉及到诸多新领域,这些新突破又将推动一大批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国科学大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已拥有哪些方面的重大航天成就?在此之前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落后,你认为是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

(1)分析“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的原因。
?
(2)请你想象一下,已经成功发射的
“神舟五号”和“神舟七号”等载人航天工程将带动哪些领域的发展?
?
(3)“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
3、判断题 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700片神威1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面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B.中国银河Ⅰ号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
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4、判断题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领先
5、判断题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先驱,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
A. 20世纪50年代末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B. 1969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 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