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华沙条约组织的总部在
A.华沙
B.莫斯科
C.斯大林格勒
D.贝尔格莱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把东欧地区视为保障本国安全的“安全带”,它采取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苏、保、匈、波、罗、捷、阿和民主德国于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华沙条约组织的总部地点
点评:华约组织的性质与作用。性质: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作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战后美国推行的金元外交和二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作用是?(?)
A.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B.帮助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恢复经济
C.加深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D.增强了美国对他国的支配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对比的能力。很明显A、B、D三项是二者共同的作用。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援助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日本的控制,美日两国的同盟关系得到加强。一战后美国在东亚地区推行金元外交与与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产生矛盾,从而加剧了美日之间的竞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标志(logo)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经过精心设计从而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一切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影响。

(1)据材料一,判断这两幅图分别属于哪一机构的标志?(2分)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作用。(4分)
材料二?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根据历史发展特征划分阶段;(6分)任意选取其中一个阶段,结合史实说明该阶段的阶段特征。(6分)
参考答案:
(1)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分)
作用:建立了有效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稳定国际汇率,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本问最高分)
(2)阶段:
示例一:①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后的多极化趋势。(6分,每点2分)
示例二:①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或“冷战”时期)。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加强(若答“后冷战时期”可酌情给分)。(6分)
阶段特征:
示例一:①二战结束,美国和苏联基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及各自的国家实力,从战时同盟走向全面对抗。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在经济上表现为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立;在军事上表现为北约和华约的对抗。(6分)
②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向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步分裂和解体。原来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等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改革开放提升了综合国力。这些因素都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6分)
③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崩溃。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欧盟、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6分)
示例二:对应上述示例二概括说明其特征。(6分)
【评分标准:综合示例一,从两个阶段进行说明,言之有理有据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用:建立了有效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利于稳定国际汇率,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走向多极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当时影响这一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6分)
材料二?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订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2)扼要指出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列举美国在外交上实行尼克松主义的具体表现(至少两点)。(4分)
(3)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1)攫取世界霸权。(2分)有利因素:欧洲衰落;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不利因素:苏联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2分)
(2)历史背景: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陷入侵越战争泥潭;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欧洲、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兴起。(答出两点即可,2分)
表现:从越南撤兵;承认与欧洲的伙伴关系;实现中美邦交正常化。(答出两点即可,2分)
(3)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3分)
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因素包括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经济力量的消长
③军事实力的变化?④新兴势力的崛起?⑤战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本的基本历史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