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东西方不同制度下,各国的决策机构不尽相同,反映了东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中国隋朝时对高丽用兵,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 ②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 ③1840年英国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 ④1879年德国对法国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1分)
理由是?(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要如何通过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要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2分)?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4分)
参考答案:(1)①皇帝(1分)? 理由:皇权至高无上,掌握国家一切军政大权。(1分)?
②公民大会(1分)?理由: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1分)?
③议会(1分)? 理由:议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掌握实权。(1分)? ④皇帝(1分)? 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拥有宣战权。(1分)?
(2)特征:总统掌握行政权,但受到国会的制约(1分)内阁只对总统负责。(1分)? ?表现:英国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2分)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分)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权至上;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近代英国的权力中心是议会,也是决策机构;德国虽然建立了近代的政体,但是其权力中心还是在皇帝身上。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答案。(2)此题考查的是英国与美国的政体特点。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内阁就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因此丘吉尔需要取得内阁成员的一致;美国是三权分立的体制,需要考虑国会的制衡作用。
点评:此题涵盖了古今中外主要的政体类型,跨度比较的大,需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和雅典的政治体制的比较、英国同德国政治体制的比较和美国与英国的政治体制的比较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
A.武力统一
B.一国两制
C.台湾独立
D.一中一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是一国两制。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西欧有人将一体化进程形象地比喻为顶风骑自行车爬坡,越往上越吃力,必须奋力向前,稍一松弛便会倒下。下列不属于“顶风”的是
A.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
B.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差异
C.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激化
D.民族国家利己主义意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顶风”的准确理解,即欧洲一体化的阻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经济的差异,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激化,还有民族国家的利己主义意识等的存在,阻碍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而西欧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B的说是欧洲一体化的阻力不准确,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荣家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把全部“家业”都交给了国家,被陈毅誉为“红色资本家”。他移交“家业”的时间应在 ( ? )
A.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B.“一五”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属材料型选择题,既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又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根据“荣家是民族资本家”、“把‘家业’交给国家”这两个关键信息可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一个缩影,然后联系所学知识,便能准确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邮票中所反映的文艺方针提出时

A.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B.多党合作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D.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的信息,图中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