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有:

①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共依据下列土地法规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A.都改变了土地的私有制性质
B.都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C.都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D.都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A.结束了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
B.周恩来的六点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建议美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得到与会国赞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
A.老庄之学
B.孔孟之道
C.墨家学说
D.耕作技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耕田读书和忠臣道德观念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怀着积极入世之心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的表现,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主张,故B项符合题意要求,A老庄之学强调消极避世,C墨家学说强调“兼爱和非攻”, D项与题意无关。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一般思路是,先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在大体明白材料的主要好意的情形之下,在联系诸子百家的主要主张进行仔细对照比较即可快速找出答案。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主张仁爱,忠孝和积极入世,道家则主张顺从自然,无为而治,法家强调依照严刑峻法来约束人的行为,墨家则反对不义的战争和强调无差别的爱护别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09年海南历史)(8分)
我国地兼二带,民糅五族,泱泱大风,匪假外求,天然资格,举世莫吾媲也。而论者乃或欲效颦美国,剖之为若干独立小邦,使各自为政。彼美国沿历史上已成之局,不得已而以此为过渡,我何歆焉?人方务合群小以为一大,我乃思剖一大以为群小,梦想倒颠,宁复过此……若夫悲观者流……谓共和政体万不能行于我国,至并以咎革命之非计,此其暗于事理,抑更甚焉。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口也,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敝,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可致乎?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位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态度的变化。(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加以评价。(3分)
参考答案:
(1)从反对以暴力推翻满清到承认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从反对共和制而力主君主立宪制到赞同共和制而怀疑君主立宪制。(5分)
(2)民主共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梁启超顺应了时局和历史变化。(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