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最显著的特征是
A.彻底冲破传统婚姻束缚
B.具有新旧杂陈的时代特点
C.体现出婚姻自由的原则
D.受到西方文明观念的熏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中国传统婚姻特征,“取得男女之同意”说明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是新式婚姻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文明婚姻具有新旧杂陈的时代特点,故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CD项表述不够全面,准确,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正确理解是
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是错误的,材料内容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个运动的一个主讽刺与调侃,所以B项错误。C项是无关项,D项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2-1919年的历史事实证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自然经济的束缚
D.国民素质的低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12-1919年由于一战的影响,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充分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张謇在《致袁世凯函》中指出,当时中国“潮流万派,毕趋共和”。据此判断,该信函书写于?(?)
A.1894年
B.1898年
C.1905年
D.1911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一项调查显示,1913年江苏某地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 )
A.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旧传统仍有影响
C.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D.文化氛围浓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的社会思潮。从材料信息可知,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既有古代圣贤、又有时代风云人物,同时还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家。这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剧烈变化,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故选C。从“孔子、孟子、颜渊”等人物可以排除A;B表述不全面;D项以偏概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