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广东第一大儒陈白沙说“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据此分析,陈白沙的学习方法是
A.独尊儒术
B.格物致知
C.温故知新
D.反省内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材料说明过分地专致于某一事情反而不能获得,静心休养则唾手可得。再结合材料“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可知是主张要静心内省,便可取得。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心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讲正气体现了理学注重气节的思想内涵,心学不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故答案选择C项。道学指老子创立的有关道的学说,它包括哲学的道家、宗教学的道教以及属于人体生命科学范围的内丹学,其主要思想是世界万物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佛学主要是对释迦牟尼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疏上,主要思想宣扬人生一切皆、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故A、B、D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宋明理学,高考试题着重把其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进程中考查,认识其儒学发展中地位。同时,要注意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考试题站在这一高度要求学生总结其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1937
| 16%
| 4.4%
| 7.3%
|
1942
| 58%
| 78%
| 49%
|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37、1942年”,这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批民族工业内迁西南西北地区,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③不正确,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选A.
点评:数字表格类选择题试题题干主要是通过表格呈现,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根据问题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2.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4.细审题、扣问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题而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6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要求加快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注重人和自然的关系。请列举中国古代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4分)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1843年
| 《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
|
1855年
| 《有害物质去除法》
|
1876年
| 《河流防污法》
|
1926年
| 《公共卫生(烟害防治)法》
|
1956年
| 《大气清洁法》
|
1963年
| 《水资源法》
|
1973年
| 《水法》
|
1974年
| 《污染控制法》
|
——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2)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8分)
材料二 2002年全球碳排放量示意图

——引自M-F.杜兰等编《全球化地图》
(3)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评析该观点。(12分)
参考答案:
(1)列:儒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道家老庄崇尚自然,以因循自然的“无为”为处世的方法。(或道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儒家董仲舒,天人合一。(任答2点即可。4分)
(2)说明:英国政府注重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有利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核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国家干预的加强;福利国家制度普遍建立与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改善环境等。(8分,4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评析: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不合理的;(1分)
历史角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工业化的发展,使煤炭、石油资源成为主要工业动力,西方国家大力排放温室气体。(4分)而中国则长期处于农耕时代,因此从历史角度西方发达国家要负主要责任。(2分)
现实角度:从2002年全球碳排放示意图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所增加,但总的排放量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从现实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仍要负主要责任。(3分)
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出于对中国的偏见,是逃避责任;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本题解析:
(1)儒家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社会造福;儒家董仲舒,天人合一。家老庄崇尚自然,以因循自然的“无为”为处世的方法。道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英国政府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法律解决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新能源、新技术出现,尤其是核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重工业发展比重下降;国家干预的加强;福利国家制度普遍建立与发展,生存对环境压力减小;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改善环境等,这些都有利于环境改善。
(3)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不合理,从历史角度看,西方是先发内生的现代工业国家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使煤炭、石油资源成为主要工业动力,西方国家大力排放温室气体。中国是后发的工业国家,而中国则长期处于农耕时代,因此从历史角度西方发达国家要负主要责任;从现实角度看,从2002年全球碳排放示意图表明,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所增加,但总的排放量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从现实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仍要负主要责任。西方发达国家的指责是出于对中国的偏见,是逃避责任,混淆视听;但是中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主要活动有:①对佛教等外来宗教“示存异方之教”②在东突厥故地设置羁縻府州,任用突厥首领 ③以宗室女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 ④特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唐太宗时期推行的民族融合的开明政策,结合史实可知②③符合题意要求,①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与题意不符,④是发生在清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故答案选C项。
点评: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它以清明的政治,开放的文化和开明的民族政策为其时代特征的显著标志,再加上较之前代更为繁荣的经济使唐文化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而本题所考察的民族政策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