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
A.长跑马褂
B.西装
C.列宁装
D.“干部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董仲舒新儒学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ABCD项都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然而,题干中的把灾害认为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故汉武帝下“罪己诏”,这一行为体现了天人感应的学说,即人与天的沟通的媒介即是“灾异”的自然现象,A项正确;BC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但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民国初年到1920年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而1927-1936年国民经济发展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故两个时期共同发展原因是政府扶持,?材故本题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毛泽东在1964年1月5日讲“所以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起来比较明显。”这表明中国
A.对美、苏外交开始战略调整
B.反霸统一战线构想初步形成
C.对不结盟运动寄予外交厚望
D.已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中美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已经恶化,题干信息表明毛主席主张团结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和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同来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存天理,灭人欲”主要是限制人的欲望,让人都安心的接受封建统治,故选B。AC项是朱熹的做法,是手段,不是目的;D项错误,当时尚未出现民主启蒙思想。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