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表是20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居于霸主地位,占据绝对优势;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共体的发展越来越引人瞩目,反映了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A。③错误,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正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而不是已经成为了政治大国。
考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点评:战后根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美苏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发展成了冷战。建立了两极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的崛起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地发展,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速。在处理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理过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三国魏晋时期,使流民有田耕种以保证军粮供应的土地制度是( )
A.屯田制
B.占田制
C.井田制
D.均田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三国时,曹操为了筹措军粮,曾招抚流民耕种田地,实行屯田制。?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启蒙思想家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该思想家应该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康德的观点是:人非工具,人是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从引文的体裁特征判断,它应出自
A.《诗经》
B.《离骚》
C.《史记》
D.《楚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本题的题眼应是材料中的“兮”字和“出自”二字,句子中间的“兮”这是屈原独创的楚辞体的典型标志,排除掉A、D两项,而且本题考查的是出自哪篇文章,而不是考查体裁,由此排除掉迷惑性很强的D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