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这里说的“出气”实际上是指?
[? ]
A.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B.对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
C.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斗争
D.对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进行平反
2、判断题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判断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
[?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社会主义一定要赢资本主义
D、以“三个是否有利”判断各项工作
4、判断题 中共十二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大贡献是(?)
A.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决策
B.决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
C.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判断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棉 花总产量(万吨)
| 比上一年增长(%)
| 上缴农业税(亿元)
|
粮食
| 棉花
|
1950
| 13 213
| 69.2
| 16.7
| 55.9
| 19.1
|
1951
| 14 369
| 103.1
| 8.7
| 49
| 21.69
|
1952
| 16 390
| 130.4
| 14.1
| 26.5
| 27.03
|
材料二

材料三?
?
图1: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部分农民签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3)材料三图1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三中图2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的方向是什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