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爱无差等是墨子观点;D.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的主张;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体现出的是“礼”的主张,是孔子思想的消极方面,故不能选。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①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②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③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7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一五”计划是1953到1957年,但一五计划是提前完成的,1961不结盟国家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1968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2年9月,一则“百年火柴厂破产,两次拍卖均夭折”的新闻,再次引起了国人对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的关注,这个始建于1912年的公司见证了中国工业的百年发展史。下列有关该公司的推断,正确的是
A.诞生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初步发展之时
B.创建后曾经一度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再未获得任何发展
D.从新中国成立直至破产都属于私营企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初步发展之时是在19世纪末;C不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是在1927年,民族工业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期曾经有过显著的发展;D不对,新中国成立后曾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1912年民国建立,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一度经历了“短暂的春天”,因此选B.
点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甲午战争) 1)原因:a、列强商品输出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2)代表:方举赞发昌机器厂、陈启沅继昌隆缫(sāo)丝厂、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影响: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产生,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战后-辛亥革命) (1)原因:a、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b、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3、发展的春天(辛亥革命后-1918) (1)原因:a、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一些人把“振兴事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论;c、国内群众性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代表:纺织业、面粉业;烟草、火柴、榨油、化工(请注意都是轻工业!);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3)影响:a、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b、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4、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1927—抗战爆发前)
1)原因:a、国家统一,大规模战争结束,国内局势相对安定;b、国民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代表:荣氏申新棉纺织系统 5、民族工业的沉重打击(抗战时期) (1)原因:a、战争;b、沦陷区日寇的掠夺吞并;c、国统区掌权的官僚阶层借机垄断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2)表现: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占到三分之一,炼铁厂停炉占四分之三,宋子文吞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6、民族工业的萎缩(1945—1949)
(1)原因:a、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造成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通货膨胀(2)表现:天津的民族工业纷纷破产;江浙蚕丝业收到沉重打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下面是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年份
| 民国元年
| 民国二年
| 民国三年
| 民国四年
| 民国五年
| 民国六年
| 民国七年
| 民国八年
|
工厂数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
材料二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或者短暂的春天)(2分)。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6分)
(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2分)原因: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2分)
本题解析:
(1)应先将民国元年到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即1912~1919年,由此得出主要是“一战”期间,再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短暂的发展,其原因可以结合教材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说明。
(2)问根据时间可以判断出属于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1927~1936年),再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其原因依据教材知识来说明。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多数是材料式,新情境试题特别多,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因为本部分内容可以左右联系、上下延伸,今后出材料解析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从内容上看,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立法的一大发明。2009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己丑年,也即进入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应是(?)
A.鼠或牛
B.牛或虎
C.虎或马
D.上述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