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了实现“礼”,孔子提出的主张是
A.“发明本心”
B.“格物致知”
C.“正名
D.“致良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礼”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也可用排除法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反应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C.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这是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故选B。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找到最初的萌芽。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思想家中,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荀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对比春秋形势图,从战国形势图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是法家思想;D属于道家思想。因此ABD均错。儒家强调仁政、礼制,主张教化,以德治国。故选C。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需要掌握。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