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除深圳、珠海、厦门外,还有
A.海口
B.广州
C.温州
D.汕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此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并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参考答案:过程: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十三大,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完善邓小平理论,
1997年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意义: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块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本题解析:邓小平理论有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推进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以后,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全面展开,改革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观点也不断丰富。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在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以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地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等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深入阐发,把邓小平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科学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第四个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多方面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做了全面阐述,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随后又载入我国宪法。
点评:历史问答题此类题型是以某一历史问题为求答对象,考查与之横向、纵向相关的知识。它要求考生将散布在历史课本各处有关知识点都回忆起来,加以归纳,并作宏观概括,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它是从宏观的角度或从全局的高度对某一专题、某一知识点进行大跨度的概括归纳总结,考查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和理论素养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材料一

? 材料二 表3 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 表4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表3据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编制,表4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编制)
(1)材料一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参照图15、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体现: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作用: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
(2)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观察图,深圳快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资源丰富
C.科技领先
D.政策扶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特区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深圳快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