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的某部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判断这部宪法颁布的背景有
A.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其宪法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该宪法应该在1956年以前,所以A正确,B是在1956年C是在1992年D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造成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民族工业无力与外商相抗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在夹缝中求生存。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永久的殖民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不允许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通过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国民党败退台湾。故台湾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由国共内战所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 )
A.元朝灭亡的原因
B.理学的影响
C.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理学注重道德熏陶和气节培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元末殉难者多进士”正是理学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从下列数据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1990——1993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
[? ]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无足轻重
B.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C.世界经济在现阶段明显呈现区域集团化的特征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同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