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这是英国与中国在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故选C。A项错误,材料虽然以纺织品为例,但是并不局限于纺织品;B项不是实质上的矛盾;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
点评: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的商品大量进入到中国,中国成为了他们的商品销售的和原料来源地。这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个方面,中国的经济遭到侵略,这是消极方面,另一个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又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的一面。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是民国初年一组民族火柴商标·火花图案,能准确体现当时中国人民主要愿望的有




①发展民族工业?②收回领土主权?③实现国家强盛?④征服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国初年,中国还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很多人希望通过失业救国,把帝国主义赶走,实现中华的振兴。征服世界不符中国的当时的历史现实。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不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成为统治阶级
B.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C.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的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南京条约》中的巨额赔款
D.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你在解放前可能的经历是
①甲午战争后,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①②③④是对的。所以选D。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