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茅盾先生的短篇小说《春蚕》(写于1932年)中写道:“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层。……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年
B.1895—1905年
C.1912—1922年
D.1922—1932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新的历史情景考查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其主要描述了两家的发展都由“发起来”到“完结”,这正符合一战期问及其战后列强放松侵略与卷土重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故“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一战期间。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而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廉价的工业品尤其是洋纱、洋布的大量涌入中国,导致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得不购买洋纱洋布。根据这一认识,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评: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是常考内容,要从一项几个方面把握:1、“男耕女织”的变化: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和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纱与土布,冲击了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使传统的“耕织”分离。2、“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3、“闭关锁国”的变化:中国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对华侵略减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析表格反映的现象,从民国元年开始,新注册工厂数量逐年快速增加,“外部条件”也就是中国以外的条件,联系史实,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事件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爆发后,西方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除了D之外,其它选项中的条件都是内部条件,所以答案为D。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只要分清楚“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年、1896~1911年、1912~1913年、1914~1918年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
B.3.2个
C.3个
D.0.7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阶段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选项A应为一战期间,B为民国初期,D为产生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原料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①正确;手工制品出口呈现下降趋势,说明②正确;机器产品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④正确;注意题干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③不对,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后,因此排除③。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