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6分)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后两个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8分)
材料二?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厉史与理论反思》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
2、判断题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冷战局面。双方敌对行动包括
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局部冲突爆发,美国随即高调介入。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战”。对此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
B.美国极力干预它国事务和地区冲突
C.美俄关系再度趋向紧张
D.形成了新的美俄意识形态对抗格局
4、判断题 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5、判断题 朝鲜半岛出现南北分裂局面,主要原因是
A.古代朝鲜半岛就曾长期分裂
B.日本对朝鲜分而治之政策
C.朝鲜民族内部的不团结
D.美苏“冷战”对抗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