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2020-01-22 02:27:50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政治与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请你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摘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四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五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出现的进步作用。(2分)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什么法律原则?(2分) (3)材料三体现出的法律制度有何特点?(2分)在我国,对这种制度进行否定的第一部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制度方面创新的表现和实现途径。(4分) (5)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论证材料五的主要观点。(4分) (6)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3)特点:君权至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表现: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实现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实现。 (5)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总统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任答两点即可)。 (6)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
本题解析:(1)《十二铜表法》之前,罗马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欺压平民,平民的利益被肆意践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局限,但它的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2)第二问完全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前提,对一般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材料 根据材料“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得出“注重证据的原则”;根据材料“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得出“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3)第一小问法律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可以得出;第二小问实际上要求回答中国第一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的法律,根据所学可以回答是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为它提出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从而了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4)这一问材料无从反应,只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通过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此后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种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当时的世界绝大数国家还是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在当时世界是领先的,属于政治制度的创新。 (5)“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盛赞以权力制约权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总统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 (6)最后一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回答时要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同时联系材料,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着眼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对高一学生来说难度不小,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记忆答案内容,随着学习的深入,相信学生自然会得出结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史料与史论的逻辑关系可以对四个选择项作出判定,首先甲论点错误,古希腊民主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乙陶片放逐法实施是陶片上是被放逐者的名字,很难从古希腊文字特征中看出是多人所刻画,同时陶片放逐法也可能被野心家或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攻击对手的工具,不能真实充分反映直接民主的所在;丙项中有第一手史料 “人是万物的尺度”可以直接证明当时人文精神已经出现的结论;丁项不能从单一的《十二铜表法》就断定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事实上最早的成文法是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故答案选C。 考点:探索历史的奥秘·历史与历史的重现·史料与史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A.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后者中的原则和做法源于前者 C.两者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D.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而1787年美国宪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吸收和借鉴了罗马法。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B.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D.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陶片放逐法是古代雅典城邦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创立。雅典公民可以通过投票,强制将某个人放逐,目的在于驱逐可能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手段。A、C、D三项符合史实,B项不正确,应该是伯里克利改革标志着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下边两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雅典的陶片放 逐法和民主法庭上限制发言时间的水时计。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打击民主敌人
B.维护民主程序
C.保障公民权利
D.维护民主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陶片放逐法是民主过程中的一项制度,也是民主过程中的一项程序;而水时计则是民主的程序,故两者的共同作用都是维护民主程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