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昼次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我们应如何认识这本书
A.这是18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这是19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这是20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这是中国在二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关键词,一是“中国本部、满洲”,二是“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这些都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85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聪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表明:(?)
A.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发展;
B.中国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果;
C.美国由遏制中国转为承认中国;
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与许多国家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还谈不上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果,排除B,1971年,美国还没有承认新中国,排除C,国际政治新秩序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排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迅速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故选A。
点评: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这些成就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推动了多极化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反映的是
时期
| 所送的嫁妆
|
20世纪80年代
|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
|
20世纪90年代
|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俱、影碟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
?
A.传统婚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妇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C.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 D.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送嫁妆”反映了民间习俗的发展;从“嫁妆”的内容变化看反映了现代化的发展;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
点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新课标新增加的内容,2007年被列入高考考查的范围,考查内容多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多数是选择题;对社会生活变迁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影响的分析并与当今世界形势紧密结合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废除不平等条约,谋求平等的对外关系。1943年,中国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英美等国享有“治外法权”始于?( )
A.1842年
B.1843年
C.1860年
D.1901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43年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中才有“领事裁判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学者们认为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轮番而治
B.对君主的制约
C.三权分立
D.对权力的监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B不对,只符合君主立宪制;C不对,三权分立最早由美国建立而非英国;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因此选D.
点评: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