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他们必须考虑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的可能性。”由此可见
[? ]
A.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首要目的就是想借助中国,抗衡苏联
B.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还是“一边倒”
C.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
D.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取得绝对的优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亚非会议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本原因应该从亚非国家有团结反帝、反殖、反霸的需要方面来考虑。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不是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是起到了缓和与会国之间矛盾,促进会议成功的作用。故选D。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头四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的只是“配角”。但是,不久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却由“配角”变为“主角”,朋友越来越多。导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由“配角”变为“主角”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中国政权的逐步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②“求同存异”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周恩来等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及积极的外交活动④中国逐渐成熟的外交策略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评价错误的是
[? ]
A.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结盟的基础
B.中苏结盟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C.中苏结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起了巨大帮助作用
D.中苏结盟是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的产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中苏关系缓和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