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说:凡官私度量衡器具,每年八月必须送交有关官府检验校正,京师地区的检验工作由尚书省金部司和太府寺主管,地方的检验工作由各州县衙门负责。经检验校正后的度量衡器具,由有关官府签署封印后方可使用。这表明唐朝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土地兼并,少数地主坐拥良田,安然食租税;同时,许多农民失去土地,或租地成佃农,或成自由劳动力为他计而谋生。地主的租佃剥削收入丰富,会促使更多的人将财富投入到买地上。地主与佃农关系和谐,租佃制会更发达。即体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其余ABC三项的表述不是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的准确体现,排除ABC。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1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参考答案:(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
(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6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古代和近代东西方城市文明的不同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第(1)题可以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政治上主要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方面。第(2)题本问注意从两个角度作答,中国方面和西方方面。。从中国:“朝廷控制””司法随意”;欧洲:“自治和独立”“法典保护”“商业影响大”分别进行理解分析,组织语言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中世纪的西欧经济·西欧城市发展·中外城市化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项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票号 ②交子 ③柜坊 ④飞钱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 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乃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统治者在立春采取一些重视农业的仪式以劝导农业生产。所以A直接符合题意。结合所学,铁犁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立春祭祖和东汉制瓷业的相关信息,所以C、D不选。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铁·犁牛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