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
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是中国所独有的,只是因为中国是独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这种“产业革命精神”就是要有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独特的国情决定了独特的产业精神。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济宁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的神奇土地,这块土地哺育了孔子、孟子、曾子等众多儒学大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
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
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
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资格,不能因为出身的背景的不同而成为有无享受受教育的依据,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有教无类”的思想主旨。
点评: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创私学,打破了教育为贵族所垄断的现实;②“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是精华;③“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更是学习知识的一般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句话可能出自
A.《墨子》
B.《论语》
C.《老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礼法并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天人合一”体现天人和谐;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人我和谐;C“民贵君轻”体现君民和谐;D“礼法并施”体现身心和谐。故选B。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故选A。
点评:“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