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9年新疆发生了“七五”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下列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明确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作为主要目标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上海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01年由中国倡导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把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作为主要的目标。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主要体现了孔子(?)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说明孔子不在意弟子的出身,因此体现出的是一种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A.因材施教的原则和D.循循善诱的说教材料中体现不出来;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这一说法错误,故选B项
点评: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较有代表性的有:①教育原则:有教无类;②教育方法:因材施教;③学习态度:实事求是;④学习方法:反复温习; 学思结合; 坚持真理;等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1914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材料四?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6分)
(2)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分)
(4)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2分)苏俄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2分)
参考答案:
(1)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的文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 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或初步)形成;(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2)早期:抢掠、欺诈、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抢占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继续商品输出的同时,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2分)
(3)资本的开放与扩张的本性;(1分)新航路的开辟;(1分)殖民侵略扩张;(1分)工业革命的推动。(1分)
(4)矛盾:列宁初衷是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忽视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2分)
解决: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回答时,首先要注意三则材料中的示意图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其次需要注意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材料一是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雏形;材料二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材料三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本题主要考查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列强对外侵略、掠夺方式的变化。回答时,首先要注意三则材料中的示意图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其次需要注意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材料一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对外掠夺的特点就是赤裸裸的抢劫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材料二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转向商品输出和强占市场、原料产地;材料三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瓜分世界,进行资本输出。这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回答此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前提条件,即新航路的开辟;二是方式,即殖民侵略与扩张;三是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影响;四是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同时要注意用词要恰当,语言简洁等。
(4)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含义,列宁大胆地承认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项共产主义过渡到尝试是不成功的,为此果断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反映了列宁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地分析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适应当时苏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新经济政策并取得巨大成效。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邸,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净,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
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
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靠左边行分两旁,……飞走中间亦不妨。”和“一平马路真如邸……从今不见破骡车。”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已出现新的交通方式,并制定了新的交通规则,但传统交通工具马车仍大行其道,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C 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材料以诗歌的形式再现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迁,这种模式已成为高考普遍采取的新方式了,这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还能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变迁内容的准确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世人都盼望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允许外国势力介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前提基础,也是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