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的67号文件中规定: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对于这种价格“双轨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
B.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产物
C.不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D.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一定生存空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戈尔巴乔夫在邓小平诞生100周年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指出:“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以下观点不能印证这种“全新理解”的是
A.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斗争
C.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邓小平理论是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A、C、D都属于南方谈话的内容,能体现邓小平理论的全新内涵;B项应是民主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坚持的原则。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一幅农民壁画,绘制于1958年。图中文字为:“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的幸福门。”壁画体现了:

[? ]
A.农民的美好梦想
B.农业的巨大成就
C.“左”倾的虚幻激情
D.社会宣传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参考答案:(1)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容。
(2)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3)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5)中共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是知识的提取,但是问题就这样设问,太过于模糊。决策过程用在这里也不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