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摘自【西汉】贾谊:
《过秦论》
(1)材料一中,贾谊认为秦始皇有哪些功绩?(3分)
材料二:《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2)材料二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分)其根本目的何在? (1分)
材料三: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有诗歌一首:“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注:秕:中空不饱满的谷粒。?子厚:柳宗元
《十批》:郭沫若所写的《十批判书》,批判古人,包括秦始皇
(3)请归纳该诗对秦始皇的态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2分)
材料四: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些。——2007年第6期《随笔》
(4)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 (1分)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分,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14分)
(1)功绩: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征服岭南,设郡管理,把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北击匈奴,修长城,加强北方边防。(3分)
(2)理由:秦始皇实行暴政而亡。(1分)根本目的: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1分)
(3)态度:肯定(或高度赞扬)秦始皇。(1分)
看法:该观点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和在历史上的地位;但没有看到秦始皇的暴政及其危害。(2分)
(4)倾向:基本否定。(1分)
理由:秦始皇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1分)
(5)基本原则: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进行评价。(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6分)康熙是清朝初期的皇帝。对康熙的研究,是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6年,康熙派人携带杨光先编订的康熙八年的历法,去向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征求意见,南怀仁当即指出其中的错误。于是康熙把杨光先、南怀仁同时召来,让他们在朝堂辩论,双方相持不下。康熙就决定两人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以判优劣,结果杨光先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将不学无术的杨光先革职,任命南怀仁执掌钦天监,使用洋教士制定的新历法《时宪历》。(注:杨光先,钦天监监正,即今国家天文台台长)……康熙还命法国教士巴多明将法文《人体解剖学》译制为满文,又把中药专著《本草补》译成西文。由于康熙提倡西医,开了中医学习西医的先河,我国从此有了研习西医的专家。……随着对西学的深入了解,康熙对来华教士的学识感到不满足,1681年任命白晋为“钦差”回欧洲,招聘科技人员来华。l 705年,康熙派教士沙国安出使罗马教廷,希望教皇派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人员来华”。来华有技艺人员都享有优厚待遇。康熙甚至想在宫中建一座法国式的科学院,只因与罗马教廷发生礼仪之争,未能如愿。
(1)据材料一康熙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康熙对待申西文化交流持怎样的态度?你对其做法如何评价?(6分)
材料二?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曾大力提倡儒家思想以及程朱理学。康熙自己不仅对《四书》日日读书而且还字字成诵,他推崇朱熹是“儒家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的人物。明确规定以“崇儒重道”为其统治思想。为了镇压民族反抗强化思想统治,除了正面提倡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之外还大兴了文字狱,用血腥镇压的恐怖手段,以钳制知识分子和人民的反抗意识。
(2)对材料二反映出的康熙时期的统治政策和措施如何评价?(2分)
材料三?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康熙《滇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瀚海》
(3)根据材料三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3分)并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谈谈对康熙帝上述活动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1)特点:西学东渐,尊重科学;注重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封建帝王,能做到如此,体现了开明和进步的一面,是非常难能可贵的(6分)。
(2)这些措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开化和进步(2分)。
(3)《滇平》:平定三藩之乱,《中秋日闻海上捷音》:收复台湾,《瀚海》:平定葛尔丹(3分)。认识:康熙帝在位收复台湾,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篇幅较长,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一、康熙用洋教士制定的新历法《时宪历》;二、将法文《人体解剖学》译制为满文,又把中药专著《本草补》译成西文;三、1681年任命白晋为“钦差”回欧洲,招聘科技人员来华。由此可以总结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康熙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态度。对康熙一定要放到其特定的时代中进行评价,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作为封建帝王,康熙的这一做法是难能可贵的,是进步的。
(2)首先要概括出材料二反映出的康熙时期的统治政策和措施,即强化思想统治,大兴文字狱。其次对该措施进行评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评价。
(3)根据诗名《滇平》及“洱海昆池”,可以判断为平定三藩;根据《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的“海上”,可判断为收复台湾;根据《瀚海》“四月天山路”、“辛苦事亲征”可以判断为平定葛尔丹。第二小问注意题目要求从中华民族发展角度进行评价;也就是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进行总结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项目
| 1920年
| 1936年
|
机器制造品
| 12.9%
| 20.5%
|
手工制造品
| 32.2%
| 25.5%
|
农产品
| 45.4%
| 45.9%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工商业产品数量超过进口产品?
D.近代工业化有所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C项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这一结论无法从表格中得出,B项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结论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故BC错误,A项说法错误,农产品比重保持稳定。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称霸天下,法家思想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D项是法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在评价北美自由贸易区时说: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看起来有些“另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三国的合作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B.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是指美国和加拿大同属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竞争,“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则是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