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杜鲁门宣称:美国此时不想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者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也不利用其武力以干涉台湾现在的局势。美国并不采取足以涉及中国内政的途径。同样地,美国政府也不供给军需和军事顾问于台湾的中国军队。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2辑

(1).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分)
(2).材料二的内容对中美两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美关系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参考答案:(1)中美关系。(2分)
(2)打破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局面(2分),是新中国外交的转折点。(2分)
通过缓和美中关系,美国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2分)。
(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本题不超过6分。)
(3)美国在对待与中国的关系上随着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的影响而变化;
中美关系的发展也会对中美乃至世界局势产生影响;
中美关系的友好对双方有利,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否则对双方乃至世界发展不利。
(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答出三个方面即可。总分不超过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打开我国外交新局面的关键在于
[?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制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我国与他国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原则是
A.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意题干中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限定范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推动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万隆是响应;“不结盟政策”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于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准则。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美在上海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映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这主要是针对
[? ]
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