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下列组织与之相关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欧共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A符合题意,欧共体的成立表明两极格局下欧洲为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发展经济而走向联合.B不对,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C不对,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D符合题意。
点评: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此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今中国青少年喜欢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卡通人物的衣衫……就连含高脂肪高糖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所向披靡”。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B.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
C.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
D.各种文化传播工具的丰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当今中国青少年喜欢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卡通人物的衣衫……就连含高脂肪高糖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所向披靡””的信息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势不可挡,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希腊
| 普罗泰格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知识即美德
|
认识你自己
|
中国
| 孔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材料二 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与古希腊思想家探究对象的相似之处和各自的根本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主张。材料二中康有为为何自称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5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所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谈谈你对陈独秀“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
(1)相似之处:把人、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对象。(2 分)根本目的:古希腊思想家是发展和完善城邦民主政治;孔子是巩固奴隶主贵族政治。(4分)
(2)核心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2 分)原因: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路德,通过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3分)
(3)提倡科学和民主。(2分)陈独秀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3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之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与古希腊的思想家都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古希腊的思想家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完善民主政治;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主张人要服从社会,维护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2)结合所学知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因信称义”。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路德,通过创立孔教,把儒家思想由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改造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
(3)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民主、科学;陈独秀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
点评:通过本题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古代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中都包含了人本主义的内涵;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动机是好的,结果未必就是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广大农村起到的作用就截然不同。这主要由于两者
A.土地所有制不同
B.经营方式不同
C.产品分配方式不同
D.生产力水平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承包经营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关键在于两者分配方式不同:人民公社平均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人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家庭承包经营多劳多得,人民有生产积极性。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大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从哪些方面进行社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改革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5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6分)
参考答案:(1)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3分)
(2)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解决社会福利问题。(6分)
(3)通过立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影响:在一定程序上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5分)
(4)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从材料一中““富而可求也,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信息归纳出答案。第(2)问从材料二中“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种种公共之需”等信息从民生问题;社会福利等信息来归结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等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就爱哦度综合归纳。第(4)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并结合所学从自由主义和计划经济两个方面去综合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