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话反映了
①变法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中的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口实
[? ]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正确②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不正确②不正确
2、判断题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
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针对北宋中期的这种情况,范仲淹在改革中采取的措施是
A.改革考试制度
B.改革学校制度
C.改革官僚制度
D.改革军事制度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分别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⑵ 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的漫画,归纳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6分)
5、判断题 北宋经常换防各地驻屯军队的目的是?
[? ]
A.加强对将士的防范?
B.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C.提高将士的积极性
D.提高抵御外敌的能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