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
C.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D.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2、判断题 有学者在评论欧洲某一时期历史时,使用了“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 ]
A.30年代后期
B.40年代中期
C.60年代中期
D.70年代初期
3、判断题
(2008宁夏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难得冬天是气候恶劣的季节。从1月倒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水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激扬的火车转眼之间救灾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事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完。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际,就像一具幽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注意。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4、判断题 概述一战后和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主要活动,并指出为什么一战后美谋求霸权意图回落空,而二战后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霸权。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制止进攻性力量的增长,将开始严密封锁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他们转回。
本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做出充分报复性的反应。
——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1962年10月22日)
材料二?······因此,怎么可以得出您现在所做出的那种完全不正确的解释,也就是说,古巴的武器是进攻性的?古巴领土上的武器都是防御性的,这一点我请您相信,而且,我们
是应古巴政府的请求才把武器运往古巴的,纯粹是为了防御。可您却还在说这是进攻性武器。只要不发生入侵古巴
或袭击苏联和我们的其他邻国的事情,这些武器当然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因为它们没有攻击目标。
——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962年10月26日)
材料三 ······我认为,在我们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现在应当十分强调一下两点: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例如我们根据东南亚条约组织对泰国的条约义务;但是,第二,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逐渐由亚洲各国自己来处理,自己承担起解决的责任。
——尼克松在关岛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1969年7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争论的焦点是什么?(4分)这次危机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主义(关岛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这一新外交方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5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