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而工业革命(或称科技革命)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其间新的通讯手段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得地球变得更小了。
请回答:?
(1)缩短地球距离的重要通讯手段或发明有哪些?
(2)互联网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简要说出它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3)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判断题 下图是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仪式44个地面方队中的“压轴”方队——核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这支诞生于1966年的第二炮兵部队,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核武器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判断题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4、判断题 信息经济的要素包括
①信息 ②知识 ③智力?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判断题 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三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胡适文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为例,说明近现代欧洲的“科学之兴”。
(2)材料一中的“人权”是指什么?它与“科学”是什么关系?
(3)材料二、三中的“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有何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产生这种认识的时代背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