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2020-01-28 23:34:1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秦朝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雅典政 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zxxk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两地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2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作用。(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什么?你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什么本质区别?(3分)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参考答案:(1)差异: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人民主权,民主政治(2分) 利:中国——有利于国力增强,政局稳定,促进大一统的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分) 雅典——有利于提高公民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从而创造辉煌的精神、文化,同时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借鉴;(1分) 弊:中国——君权至上容易引起独裁与腐败,压制全体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创造力,从而阻碍社会进步;(1分) 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往往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辉煌一时的希腊文明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1分) (2)作用: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2分) (3)原则:民主集中制。(1分)区别:经济基础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2分) (4)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任答两点即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6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2)联系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有关知识,比较唐朝与秦朝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创新:①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②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分) 作用: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③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分,任意两点即可) (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分) (3)新的变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4分) 消极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回答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即可,如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第二小问影响直接联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来回答即可,如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变化趋势联系唐朝的中央机构的变化的史实来分析即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从而保障君权的独尊,而秦朝的相权为一人所有,汉代实行的内外朝制,可得出趋势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第一小问新变化联系材料二中“罢丞相不设”和材料三中“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第二小问消极影响联系所学可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史·地理志·序》谓:“……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材料中“□”内应填写 A.宋 B.元 C.明 D.清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引文大意为版图北边超过阴山(现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边到达流沙(今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面可抵辽东(今辽宁省东部),南面越过海表(今西沙群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统一了全国,其疆域与题干相符。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的疆域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把持了选官大权,不能体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命题的规律:(1)理解自汉至元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的含义及其演变或对相关历史材料作出正确的解读;(2)认识封建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并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