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D两项的表述与题干“诗歌”不相吻合,因为二人并不是诗人,他们的作品不是诗歌,分别是宋词和楚辞。进一步分析可知,A项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不符合题干“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B项符合题意和史实,杜甫属于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诸如代表作《忆惜》。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开封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雨霖铃》属于宋词,因此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有可能体现;①《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②④成书于明清时期,不可能在《清明上河图》出现,故选B
考点:宋代绘画
点评:宋代绘画体现出较多的政治背景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与此相关的宋代的书法、文学、戏剧繁荣的原因和表现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是秦统一后,通行全国使用的“半两钱”,“半两”二字的字体应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统一后以小篆为通行全国的官方字体;A是在商代,C不是秦朝的官方字体;D是在魏晋时期出现。因此选B.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点评:注意中国汉字和书法的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中国书法以魏晋为界限可以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诗句,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雄奇壮观,英武豪放
B.柔美清婉,愁苦悲凉
C.凝重沉郁,忧国忧民
D.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李白的诗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诗歌就是时代的反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他的诗歌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李白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尤其是屈原诗歌创作的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新高峰。在唐朝,我们还要记住另外一位诗人那就是杜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创作手法是现实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1)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给以上两幅名画配上核心解说词。(要求:每幅名画的解说词不得少于两点,否则不能得分。)(4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展览二中展示的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哪一类?(2分)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展览三 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参考答案:(1)王维:“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注重诗意,“画中有诗”。(2分)
毕加索:现代派绘画;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画面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描绘的是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屠杀无辜居民的情景;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2分)(各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注意:如果回答两幅画的作者是王维、毕加索等已知信息,不能给分。)
(2)现实主义(2分)
《红楼梦》: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潮。(两点即可得2分)
《人间喜剧》: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拜金主义思想盛行。(两点即可得2分)
(3)相同点:都反对君主专制(或反对封建专制)。(2分)
不同点:阶级属性:前者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后者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2分)
前者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后者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展出的名画的画面特点,可以得出结论:第一幅画注重诗情画意,融绘画、书法、文学、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也叫“士大夫画”, 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第二幅画是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属于现代派绘画,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 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2) 第一问,本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现实主义的理解,难度不大;第二问考查学生对这本名著的理解能力,学生联系阅读内容解答即可。《红楼梦》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小说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人间喜剧》作者是巴尔扎克,他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这部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
(3)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大。第一问,根据材料中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以看出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根据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也可以看出卢梭强调主权在民,反对封建王权。第二问在结合两人生活的不同环境背景来分析比较。
考点:中西方的文学艺术
点评:本题以中外名画、文学作品、思想入手,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在求很高,在有很强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还要把知识纵向联系,因此就在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平时就要加强记忆了。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