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一九七八年以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 ② 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A.西部开放,解放思想
B.入世.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体现了199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改革开放最符合。在“雄起”之前的最符合的是“中国特色”。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国家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一国两制的构想中“一同”是核心,是前提;两制是策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浦东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开放整个海岸”是指开放中国东部沿海的14个港口城市,答案选D,A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 C两项发生在D项之后且与题意要求不符。
点评: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的前提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开放;②开放的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③开放的结果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83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材料中的举措推动了
A.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
D.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税代利,是指国家向企业征收所得税后,剩余利润归企业自行支配,由企业自负盈亏,这表明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职能的变化,故A项排除;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故C项排除;1983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故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