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标志是
A.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B.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C.以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D.成为第三世界的突出代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主要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会议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成功。故选C。A项是在中印和中缅总理会见时提出来的;B项是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宗旨;D项是迷惑项。ABD项均不是这次会议的内容。
点评: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定
B.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读材料,朱光潜先生在“双百”方针前没有像样的学术活动,而“双百”方针出台后学术大有长进,所以一切是“双百”方针在学术界的作用,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3年5月2日,凤凰网历史频道登载黄波的文章指出,《申报》在评论杨乃武案中秘密审理的做法时认为,“审断民案,应许众民入堂听讯,众疑既可释,而问堂又有制于公论”,“吾因此案不禁有感于西法也。西国之讯案有陪审之多人,有代审之状师,有听审之报馆,有看审之万民”。这表明,《申报》的主要关注点是
A.迎合市民的猎奇口味
B.推动中国司法近代化
C.揭露杨乃武的冤情
D.追求事件的真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所引评论聚焦在审理是否公开上,并与当时西方司法公开审理的陪审制度相比较,意在推动中国司法的近代化变革,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申报》对案情的报道上肯定都有所涉及,但并非所引评论的关注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