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伊朗和伊拉克居民几乎全部信仰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关于伊朗和伊拉克的宗教信仰基本情况,联系教材可知,伊朗和伊拉克居民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但又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伊朗90%的居民属于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最大的派别——什叶派,伊拉克一半以上的居民属于什叶派,但其执政党却属于逊尼派,此题答案为C。
考点:两伊战争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伊朗和伊拉克的宗教信仰方面的基本情况,依据教材选择即可,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几十年都不会恢复。……根据我的判断,事后证明我们错了。我们过高估计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二 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4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10分)
参考答案:(1)?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4分)
(2)?对美国: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加剧国内矛盾,人民反战运动高涨;尼克松政府调整外交政策。
对世界:冲击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美苏争霸中美国转为守势;美国同新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0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相关问题。(1)美国侵越的目的应该从二战后美 国的全球战略政策入手分析。(2)对美国的影响应该从经济发展、政治局势、政府政 策调整等角度分析;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主要从美国国际地位、对外政策的变化等方面分 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出于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考虑,美国等西方国家参加了海湾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世界探明总储量的66%。西方国家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总消耗的比重分别为:日本64%、法国35%、意大利32%、英国14%、美国11%…………
当年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说得十分明白:“如果世界富饶的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地友好国家的自由都将蒙受损失!”
材料二?美国官方称,海湾战争总费用为610亿美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由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等共34个国家组成,美国之外的国家派出的作战部队约占总兵力的24%,但他们支付了战争总费用的88%。仅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三国就承担了其中的484亿美元。美国实际在海湾战争中只花了70亿美元,不足全部战争费用的12%。
(1)据材料一,美、英、日等国发动或参与支持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何在?(6分)
(2)据材料二,从“出兵”“出钱”两个方面概述美国和日本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有人说“美国这样做很傻”,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1分)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探明总储量的66%,美、英、日等国对海湾石油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性很大。桀骜不驯的萨达姆被看成是美国石油安全的最大威胁,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为了争夺或控制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6分)
(2)不同:日本是非海湾国家中为海湾战争出钱最多的国家,但没有出兵;美国出钱不多,但是出兵最多。(4分)不对。(1分)原因: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战略战术、军事装备的水平上都远超过伊拉克军队,不会造成士兵太大的伤亡;美国主导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是为了以解放者的身份在海湾地区保留驻军,控制海湾地区;日本等国多出钱,能够减少美国的战争费用,使美国的战争利益最大化。(4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2008----2009的岁末年初,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巴以冲突不断激化,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开始升级、转化。“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经在中东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历程。同时,也成了民族纠纷和冲突的“多事之地”。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上,许多民族都曾经在中东地区繁衍生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丰富了这一地区的文明历程”的具体史实。(2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英国对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
福发出“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目的而尽最大的努力”。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国之所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
1948年5月4日
| 以色列宣布建国
|
1948年5月15日---1973年10月6日
| 四次中东战争
|
1978年
| 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双方的和平
|
1982年6月—9月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20世纪80年代
| 阿以双方同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
1993年
| 巴以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以承认
|
1994年
| 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1995年11月4日
| 犹太极端分子阿米尔刺杀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
|
2003年
| 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
|
2005年
| 以巴宣布停火,以将其军队、定居者在占领加沙地带38年后撤离
|
2007年11月28日
| 以巴代表在白宫举行和平谈判。由此,巴以和谈在中断了7年之后重新开始。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
|
2008年12月27日
| 以色列军队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对加沙地区的目标实施了空袭
|
2009年1月3日
| 以色列军队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
|
(3)“五次中东战争”反映了中东地区存在着哪些主要国际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东地区成为“多事之地”的?巴以冲突的关键是什么?(5分)
(4)简要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中东和平之路”的主要特征。(2分)
参考答案:
(1)史实: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国和犹太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先后统治该地区(2分)
(2)原因: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 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 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如答出文化、宗教原因也给分);世界大国的支持。(每个1分,择其三即可,共3分)
(3)矛盾:阿以矛盾;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矛盾;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2分)原因:历史上是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产的归属纠纷;现实是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战略地位的重要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大国争夺之地。(2分)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要求。(1分)
(4)特征:和平之路曲折复杂、任重道远。(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