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11月3 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应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邀请,率团访问台湾。访台期间,签署了四项协议,有力促进了两岸直接“三通”。“三通”指的是
A.通邮、通航、通电
B.通邮、通航、通商
C.通邮、通路、通商
D.通信、通电、通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两岸三通指的是通邮、通航、通商,所以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世界银行2009年初发布报告说,金融危机正使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困境,随着发达国家大举投资刺激本国经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事实上已消失”,今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缺口将在2700亿美元至7000亿美元之间,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①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②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加深,经济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③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国外投资依赖性强
④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极度恶化,外资大规模撤出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世界发展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影响是(? )
A.中国主权的丧失
B.中国民主革命开始
C.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去考察,即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为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发展潮流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政治上从专制到民主,二是经济上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经济上的近代化;三是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不同文明的冲突、交融,使整个世界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概述六朝、隋唐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明朝中后期江南经济有什么新的突破?简要分析这三个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参考答案: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但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圩田更加普遍,适于种植高产的水稻;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江南地区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但是,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出现了独立的手工工场,这说明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六朝、隋唐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水平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表明我国封建经济渐趋衰落,但在全国范围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本题解析:此题回答时应注意这样几点:①江南地区。②六朝、隋唐、明朝中后期三个时间概念。③六朝、隋唐要求回答的是农业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明朝中后期则是经济新突破,注意其中的区别。④对经济格局的影响,注意理解“格局”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