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是 ( )
①迁都洛阳②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
④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判断题 下列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3、判断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 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
?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是怎样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说明秦国:(? )
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485年,北魏孝文帝领布均田令。规定:凡男年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女20亩。奴婢同样受田……所授之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度身亡,须还田于官。此外,初受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3口加宅田1亩,奴婢5口1亩。桑田宅地为世业,受田后不准迁徒。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农奴)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垒自由的农民。
——1861年沙皇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材料四?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井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领布的条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措施?(2分)这项措施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均田令的主要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2分)
(3)材料三、四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土地改革的认识。(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