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奖章、徽章、证章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图为湖北省“黄陂县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证章,这枚证章应制作于?(?)

A.建国初期
B.20世纪50年代末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及基础知识的记忆。根据上面的证章,可知是扫盲运动。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的建立反映了?(?)
A.经济区域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经济自由化趋势
D.经济联合化趋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经济自由化趋势和D.经济联合化趋势,课本中没有此方面的表述,故可以排除这两项;A.经济区域化趋势和B.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这两种趋势的含义判断,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都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的影响①积极方面:用于促进区域及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成员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提高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有利于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②消极方面: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加剧。区域集团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金、技术、人才等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刚结束时,有人站在德国柏林街头,哀叹道:“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二十多年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很快就清除了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原因是①美国实行了马歇尔计划②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③西欧各国走向联合
④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8月27~29日,举世瞩目的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首次六方会谈最大的成功是确认了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启动了和平解决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这次会谈为继续通过对话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奠定了基础,向着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后的关于朝鲜半岛局势问题虽一波三折,但和平解决一直是主流得到共识。
(1)朝核的六方会谈指的是哪六方?
(2)首次六方会谈的成功举行说明了什么?
(3)首次朝核六方会谈是中国倡导并推动的,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首次六方会谈的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六方: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2)说明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促进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②国家利益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着国家关系的发展,六方会谈符合六方的根本利益;③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在世界上信任度,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对不同制度的参与和理解,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际和平。(3)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与方针,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②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作为世界上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国应该为世界和平而且也能够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4)六方会谈的成功举行,对有效的防止核扩散,实现朝鲜半岛的稳定与安全,从而使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题解析:本试题属于开放性、研究性试题,一方面要充分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对时事政治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又要对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加以处理。因此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第三问和第四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影响程度不同
B.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C.地理环境不同
D.人们思想意识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的信息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故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