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1月20日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辞世,引来了全球媒体关注。与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国最后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却走得很安静,德国《世界报》在讣告中这样写道,输掉战争者在“自我怜悯与自我否定中隐藏,乐意被忘记”。下列关于“一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体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
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坦克的索姆河战役;在凡尔登战役中, 德军为了攻克凡尔登,先后投入了46个师的兵力,出动了飞机与飞艇;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在1916年2月宣布实施“选限制的潜艇战”;因此ABC都是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而D是在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因此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两年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
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建议,是可以
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建议,而斗争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盟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盟会企图将战争的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
②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③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有何评价?
参考答案:①“出于制止流血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的目的。”②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推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③德国认为盟国是为了保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祸手,都是非正义的。
本题解析:本题两段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交战的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对时局和战争责任问题的声明。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①、②前一小问都可以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出来。②后一小问结合教材可知1916年德国在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战役都损失惨重,战局对德不利。③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尽管双方极力推卸战争责任,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回答时还要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反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战役之后东线也进入相持阵地战,故D项正确;A项“主力遭到重创”说法错误;B项“反攻”说法错误;C项“被突破”说法错误。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②协约国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作战中主要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③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①这一变化使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②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帝国主义战争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因此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点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就局部来说,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的战争是出于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它们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