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联合国迄今已走过近60年的历程,过去联合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C.是实现大国利益的工具
D.促进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交流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这不能反映(?)

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3、判断题 (32分)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热屡见败,莫克振救,若能变也,即向者所谓……弥缝蚁穴,飘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也。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一一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院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一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欲中国之不亡,必自至诚至敬尊孔子为教主始。
——摘自康有为《中华救国会》
材料五?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合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摘自陈独秀《宪法与孔教》问题
(1)阅读图一,指出与中国古代手工业相比,该图所示企业在生产方式上有何变化?创办该类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2)阅读图二,请根据图二中的“民族工业分布”情况判断它大致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6分)
(3)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为建设中华民国提出了哪些基本构想?(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4分)
(4)上述主张的最终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分析其成因。说明了什么?(4分)
(5)材料四与材料五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待孔教(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6)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4、判断题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
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5、判断题 1930年12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发布皓电,称“为提倡国历,转移人民习尚”起见,“国历新年应改为休业五天,即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至一月四日止”。据此,国民政府行政院通告全国各机关,新年放假五日。材料表明
A.当时国人都以农历安排生活
B.政府以放假的形式推广国历
C.政府开始确定元旦为国定假日
D.元旦逐渐成为国人的传统节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