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2020-01-29 00:08:2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经济的名片,建造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开封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 ) 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 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 C.在城内四方建立游乐场所 ——“瓦子” D.建立一座活字印书坊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宋商业空前繁荣,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夜市的发展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科技文化也是非常繁荣,活字印刷术发明,因此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重农抑商下的商业贸易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5分)有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表现。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保守性与自主性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1分) (2)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寡妇守节获官府表彰;烈女人数增加;出现私定终身和寡妇改嫁现象。(4分) 原因: 保守性: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影响。 自主性: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7分) (2)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寡妇守节获官府表彰、烈女人数增加;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出现私定终身和寡妇改嫁现象。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进步性和保守性两个方面作答。保守的原因在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影响。自主的原因在于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反礼教的思想。 (2)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要正确对待不同的史料。官方文献属于原始史料,史学价值较大;学者著作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小说属于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研究,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一定的价值,但一定要慎重使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对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干预经济的最早的一种重要方式 B.资本家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基本不存在 C.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D.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点拨:国家干预早在二战前(如美国)就已经产生了。 规律技巧总结: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教材相关概念的准确理解与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汉初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吕后时强调商人的子孙不能当官、吏,反映了当时对商人实行“限制商人”的政策。A项休养生息不属于商业政策;C表述绝对化、D明显错误。因此选B
考点:古代经济政策
点评:古代的经济政策要关注:①全面评价“重农抑商”;②“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③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史书中关于景德镇制瓷业中“共计一胚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不能反映的是:①规模大,分工极细 ②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③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 ④ 机器生产形成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材料中“过手七十二”这一信息,是指手工业制作工序及分工细。这也说明了瓷器生产的规模大。因此①能够体现出来。从材料我们无法看出民营手工业与官办手工业有何不同;同时是否出现雇佣关系材料也为体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说法明显错误,近代工业革命后才出现机器生产。因此②③④均未体现,故选D。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
点评:制瓷业是我国手工业的一个重要的部门,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景德镇瓷器分工细,规模大,瓷器质量好。享誉国内外。需要掌握的是我国瓷器在不同的时期发展的情况,以及我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是在制瓷业这样的我国手工业发达的行业出现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