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七)
2020-01-29 00:08:2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清理出以下随葬文物,据此判断此古墓出现最早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 ②景德年间瓷器 ③唐三彩马 ④活字印刷品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2、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就整个欧洲而言, 工业革命之初的1800年, 超过10 万人口的城市只有23 个, 城市人口总数只有550万, 而到1900年, 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则达到了135个, 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4600万。由此可见, 在工业革命的100年中, 人口达10万以上的欧洲城市, 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 79 %。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5 %。如果放宽尺度,把有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 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 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46年, 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 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英国和荷兰为70% , 意大利为53%,德国为47%,比利时为45%,而法国只占33%。 ——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杜会变迁》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近代欧洲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3分)
3、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能促进商业发展的是( ) ①商人重利轻别离 ②商业由官府控制 ③日中为市的规定 ④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4、选择题 “清前期外贸中,‘只卖不买’导致外银大量流入……‘白银时代’之说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中心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两个说法的叠加。”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闭关锁国”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中心
B.合理的经济政策使清朝进入“白银时代”
C.自然经济下清朝前期仍是世界经济大国
D.广州十三行推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