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1979——1981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B.我国模仿苏联模式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影响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
D.国家调整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关注民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之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解决问题: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4)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其中“春天”的含义是?(?)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春天”是指新时期,也就是改革开放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
D.内地开放城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经济特区,自1979年起,中国相继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与海南为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封府的窗口。故选C。ABD项都是在经济特区之后逐步开放的。
点评:兴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的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步建成了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到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90年代开放浦东,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深化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