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抑制在1960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 -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 1949 ~ 1979 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
B.1959 ~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C.“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1949--1979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推行的抵制城市化的政策的阻碍。依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逐渐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本题选D。A、B、C三项只能反映某个时期的原因,不能从整体上反映1949--1979年发展缓慢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在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
C.邓小平南巡讲话?
D.中共十四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8年12月,我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国家决定首先在哪两个省实行改革开放?( ? )
A.江苏
B.福建
C.浙江
D.广东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合作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关键信息:中共十二大(1982年),三十年前,三十年后,耕者有其责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推广的一项土地政策,它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B.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形成的
C.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D.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形成的是毛泽东思想,不是邓小平理论,因此B项错误,故选B。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BCD均正确。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新的阶段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