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进展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农民运动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俄国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奴制以地主奴役农奴为主要剥削形式
B.农奴制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而形成
C.农奴有自己微薄的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D.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所有财产,包括子女都归地主所有。因此C项明显错误。故选C。在农奴制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地主以地主奴役农奴为主要剥削形式,这种制度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而形成,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无法自由的到工厂劳作。因此ABD均正确。
点评: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农奴制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能自由的到工厂做工,使工业生产缺少劳动力;同时农奴生活艰难,无力到市场上购买商品,也影响了市场的发育;工业生产也缺少必要的资金,改变农奴制度已经是势在必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 )?
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
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
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认识能力。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结果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他们大多被沙皇政府流放。故选C。ABC项不是被流放的原因,他们被流放是因为参加了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点评:1825年12月,一些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知识分子等发动了武装起义,希望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但是起义失败,他们被流放。他们也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点燃了俄国政治变革的导火线。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后来又高度评价道:“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A.对立统一
B.失之偏颇
C.相互矛盾
D.继承和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认识。1861年改革,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但需要赎买,农民缴纳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二到三倍,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但改革是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列宁又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61年俄国“解放”农奴和1871年日本“废藩置县”的相似作用有?
A.巩固了封建地主的统治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