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历史人物①周学熙②荣宗敬③荣德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的,依据这一标准,从下列选项中再选一个
A.宋子文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资本主义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张謇符合这一标准。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A.御史大夫 刺史
B.太尉 军机处
C.丞相 参知政事
D.郡县 行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刺史制度:汉武帝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设十三刺史,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巡行郡国,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以后,成为定制,形成一套监察制度。东汉时,刺史成为常驻官员,后又掌军政大权,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监察官员演变为行政官员,监察区变为地方行政区),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郡县制: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并有所补充和发展,使其中央集权体制更加完善,因避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
行省制:元朝地方行政则创置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军机处:把权力集中到皇帝身上,削弱相权 。“军机处”,雍正时设立,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责任内阁成立后撤销。
A中御史大夫和刺史都有监察职责,C丞相和参知政事都有行政职权D郡县和行省都属于行政机关。B中太尉是掌管军事的官吏,而军机处则是权利中枢。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④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②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开始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③错误,不能说完全取代长袍马褂;④错误,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因此排除后选A.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学家徐中达说:“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直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B.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C.出现了“诸子百家”局面
D.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切入考查说明历史事物特征及期影响的能力。关键信息: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题干史学家徐中达的观点强调的是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A项“直接促进”说法错误;B项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当然,反过来其也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并不是题干观点强调的最大的影响;C项是影响,但仅是对历史事物的表现的陈述,不符合题意;D项是影响之一,而且是思想文化方面的最大影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这一施政的理念主要来源于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的施政理念主要来源于道家学派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所以答案选C,A项在政治主张施行“仁政”,B法家强调强化君主专制主要和中央集权统治,D墨家在正确主张反对进行不义的战争和苛捐杂税。
本题难度:简单